光圈与景深

image

F 值越大,光圈越小,进光量越少,画面越暗,景深越大(画面越清晰);
F 值越小,光圈越大,进光量越多,画面越亮,景深越浅(背景会模糊)。

物距越近,景深也就越浅。

image

先看光圈,设置在 F5.6 上;再看对焦距离,设置在 ∞ 上;
接着看最下面的标尺,有两个 5.6,这两个 5.6 的标尺指向了上面的距离数值;最后看,左边的 5.6 基本指向了 5m 和 10m 的正中间,我们可以认为那大概是 7.5m,右边的 5.6 指在了 ∞ 的右边,也就是说大于 ∞。

镜头焦段与实际运用

image

镜头焦段越长(数字越大),景深越浅,视角越窄;
镜头焦段越短(数字越小),景深越大,视角越广,

焦段越长,视角越窄,景深越浅,透视畸变越弱;
焦段越短,视角越宽,景深越大,透视畸变越强。

快门

image

快门速度越快,等于一次快门帘打开的时间越短,等于传感器接收到的光线越少,等于曝光时间越短,等于画面越暗,也基本等于画面会更“实”,不容易出现被摄物的拖影,不怕手抖患者,不容易拍虚。

快门速度越快,曝光时间越短,画面越暗,越容易定格高速运动的物体;
快门速度越慢,曝光时间越长,画面越亮,越方便记录物体的运动轨迹。

如果我想曝光准确地拍摄一个场景,在感光度恒定的情况下,初始设置是光圈 F8,快门1/250s,这时候我觉得快门不够快,拍滑板少年拍出来的都是模糊的运动拖影,而不是他们跳起来定格于空中的瞬间,于是我把快门速度加快了一档,从 1/250s 变成了 1/500s,但这就意味着我的曝光减了一档,画面就暗了。如果我想保证画面亮度和原来一样,还是准确曝光,我就要把光圈增大一档,所以我就要把光圈从 F8 调整到 F5.6。

再来,如果我想曝光准确地拍一个场景,我需要前后通透的大景深,保证画面从 1 米到无穷远都是清晰的。在感光度恒定的情况下,初始设置是 F11、1/60s,这时候我觉得景深还是不够大,近处的模特清晰,但背景的层峦叠嶂还是会有一点虚化的感觉,于是我把光圈缩
小两档,从 F11 变成了 F22(中间隔着一档 F16),得到了一张全景深的照片。但这就意味着我的曝光减了两档,画面就变暗了,如果我想保证画面亮度和原来一样,还是准确曝光,我就要把快门速度放慢两档,所以我就要把快门从 1/60s 调整到 1/15s。

感光度 (ISO)

感光度就是相机对光的敏感程度

如果我们把相机感光度从 ISO 400 调低到 ISO 200,这就等于感光元件的感光能力减小了一倍,等于是减小了一档曝光,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,画面就会变暗;
如果我们把相机感光度从 ISO 400 调高到 ISO 800,这就等于感光元件的感光能力增大了一倍,等于是增大了一档曝光,画面就会变亮。

虽然理论上我们可以通过拉高 ISO来解决上面说的这些问题,但拉高 ISO 的代价就是会让画面产生噪点,过高的 ISO 会直接影响画面的纯净度。

总结

image

小知识点

白平衡 (White Balance)

当我们在昏黄的灯光下拍一张白纸,白纸因为灯光照射的原因,会是黄色的;
我们在日落之后拍一张白纸,白纸因为天空光线的原因,大概率会是蓝色的。

虽然都是白纸,但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,它会变成不同的颜色,而相机上的白平衡就是用来平衡这个白色的,让白色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白色。

当白色是准确的白色,而不是乳白、象牙白、冷白、粉白这些飘忽不定的白色,其他颜色也就会跟着该是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,以此来矫正一张照片的色温,防止照片偏色。

image

宽容度

所谓宽容度,指的就是感光元件所能正确容纳的画面亮度反差的范围,

说白了就是,画面最亮的部分和画面最暗的部分,能不能都被相机以不损失成像细节的方式给拍下来。

HDR (High-dynamic-range)

HDR,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——高动态范围成像。

简单说,就是拍出一张照片,亮的地方不过曝,暗的地方不死黑,实现的基本原理,在相机上,基本是靠多帧合成。按一下快门,但是相机能拍三张(甚至更多张)照片,一张欠曝的以捕捉高光信息,一张正常曝光,一张过曝的以捕捉暗部信息,经过机内算法计算,把几张照片合成在一起,最终成片。
这一技术通常应用于大光比场景。

RAW 格式

相机能记录的不加任何渲染的原始图片格式。

使用 RAW 格式,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照片的原始信息,方便我们在后期的时候自行进行处理,我们可以对 RAW 图进行曝光、色温、甚至具体颜色的精细修改;而用 JPEG 格式,因为它们本身就已经自带曝光、颜色和固定色温了,再修改的时候就会产生偏色、高光溢出、暗部细节不足这些现象,没有太多后期的空间供我们处理。